真假“诉讼掮客”当道侵袭司法公正:“捞人”也存陷阱
真假“诉讼掮客”当道侵袭司法公正:“捞人”也存陷阱
2015-09-01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作者:admin
郭山泽/漫画
在山东淄博,有一位颇有些“能耐”和“人脉”的村书记,利用在押人员家属急于“捞人”的迫切心理,声称有门道能够疏通公检法关系,并承诺只要舍得花钱就可免除牢狱之灾,步步为营精心设计了一个“假捞人真骗钱”的陷阱。近日,犯罪嫌疑人刘秋力被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批准逮捕。
救父心切遇“高人”
尹某的父亲是在淄博市临淄区售卖教辅书多年的书商。为谋取竞争优势,他先后向多所中学的有关负责人行贿累计100多万元。2014年春,在一起教育系统腐败窝串案中,尹某父亲被临淄区检察院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
家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栽”进去了!尹某全家急得团团转,顿时乱了阵脚。考虑到父亲是在临淄区犯的事儿,尹某便紧急从老家济宁奔赴临淄,想方设法要把父亲“捞出来”。
到临淄后,因人生地不熟,一筹莫展的尹某找到了父亲的朋友李某。李某很是卖力,多方奔走为尹某打探消息,却都是无功而返。一次饭局上,李某偶然从朋友处得知,临淄一个城郊村的村支书,据说“能量很大,人脉深阔,摆平过不少事儿”。
有病乱投医,经朋友牵线搭桥,李某和尹某很快见到了传说中的“高人”刘秋力。刘秋力在城郊经营着一片很大的蔬菜种植示范园,园内建有多个蔬菜大棚。刘秋力将与李某、尹某的第一次见面安排在了种植园内。看着这片很有规模的种植园,考虑到刘秋力的身份,李某和尹某对刘秋力顿时多了几分信任和依靠。于是,尹某便将父亲的涉案经过向刘秋力和盘托出,并表达了希望能将父亲释放出来的意愿。
听完案情介绍,刘秋力显出为难的样子,迟疑片刻说道:“你父亲的案子比较复杂,牵扯的人比较多,操作起来难度不小,需要打点的方面也不少。”心领神会的尹某赶忙说:“都说您路子广,认识的场面人多,我父亲的事儿还得劳您费心。要有什么花销,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看着尹某一副“救父”心切的样子,刘秋力转而安慰道:“只要你们家属配合好,重罪轻判、大罪小判都能操作,想把人‘捞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随后,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刘秋力答应从公检法的朋友处打听到消息后,就立即通知尹某。
金钱开路打“包票”
几天之后,刘秋力给尹某打来电话:“你父亲的案子已移交到了上边,我从省里和市里都给你找了关系。要想让你父亲出来,你得准备30万元的活动经费疏通关系。只要钱递上去了,半个月之内你父亲就能从看守所回家。”
在再三确认30万元能让父亲“化险为夷”后,尹某通过银行转账把钱打到了刘秋力指定账户上。刘秋力则给尹某打了一张写着“收到修建蔬菜大棚款30万元”的收条,并解释说这样写是为了“掩人耳目”。
在随后的日子里,尹某和家人就掰着指头算着刘秋力许诺的期限,盼着父亲早日回家。半个月过去了,沉不住气的尹某找到刘秋力,质问缘由。刘秋力神态自若,语调沉稳:“之前找的是省里和市里的关系,现在上边的这些关系都打点好了,就差下边了,还得需要10万元。”
本以为之前的30万元可确保“万无一失”,谁知却只是刘秋力“疏通关系”的前期费用。“给还是不给?”虽然刘秋力这次信誓旦旦地打了包票,但此时的尹某心中充满怀疑。亲戚朋友怕他遇上骗子,纷纷建议他别再上当,并把之前的30万元要回来。
看到尹某犹豫不决,刘秋力一副替他惋惜的样子,继续吹嘘他之前的“捞人壮举”,并夸下海口:“只要钱到位了,一周之内人就能放出来。”
尹某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孤注一掷,将东挪西凑的10万元再次交给了刘秋力。这次,刘秋力未再给尹某打“收条”。
40万现金打“水漂”
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尹某依然没有见到父亲的影子。他多次找到刘秋力询问办事进度,后者却一再推诿,总是以“案子又有新变化,正在抓紧办理”为由进行答复,而之前承诺的“取保候审”也变成了“改判缓刑”。
在这期间,刘秋力隔段时间就会告诉尹某又联系上了某某关键人物,并以“请客送礼走关系”的名义,向尹某索要了3个金手镯、大量土特产等。
这样一拖就到了2014年底,尹某的父亲被该区法院以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此案一审宣判后,尹某立刻打电话给刘秋力,没想到对方不仅对判决结果毫不知情,甚至仍宣称自己“正在积极办理”!竹篮打水一场空,此时,尹某终于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当天晚上,悔恨交加的尹某找到刘秋力,让对方归还自己的40万元。刘秋力表面上口口声声答应退还,却借故一再拖延。眼看40万元就要打水漂,今年6月,尹某到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刘秋力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
面对办案检察官的讯问,刘秋力供述,他起初并没有为尹某的父亲托人找过关系,辩称40万元是借款,已将此款项用于自家的蔬菜大棚建设。
据悉,目前该案正在侦办中,临淄区检察院依法积极引导侦查机关进一步补充完善证据链条。
针对目前社会上真假“诉讼掮客”当道、类似诈骗案件频发的现状,办案检察官分析:在司法实践中,一些不懂法律知识和诉讼程序的当事人,过于迷信所谓的找熟人、托关系、走后门,寄希望于“花钱免灾”的“潜规则”。骗子们正是利用了当事人的这种心理,谋取不义之财。
办案检察官指出,不管是“收钱替人消灾”的真“诉讼掮客”,还是“花钱不办事”的假“诉讼掮客”,都是侵袭司法公正的一股邪恶力量。他们的存在极大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重扭曲了公平正义的司法价值导向。须明白,法外无特权,任何企图以人为方式干预司法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